你好,我想咨询一下,如何去法院起诉,起诉后,需要开庭吗?

582 人看过
核心提示:西宁法律问答顾问起诉并非开庭。在民事诉讼中,起诉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一方,就民事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依法定程序进行审判,使被告人承担一定法律义务的行为。开庭是指人民法院在完成审判前的准备工作之后,在法院或其他适宜场所设置的法庭,对案件进行审理的过程。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使用中华人民共和

西宁法律问答顾问

起诉并非开庭。在民事诉讼中,起诉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一方,就民事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依法定程序进行审判,使被告人承担一定法律义务的行为。开庭是指人民法院在完成审判前的准备工作之后,在法院或其他适宜场所设置的法庭,对案件进行审理的过程。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九条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黄南法律问答顾问

起诉上庭流程:1、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2、符合受理条件的人民法院进行受理立案。3、人民法院向被告送达起诉状,被告进行答辩。4、安排开庭时间。5、进行法庭调查,且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6、举证质证。7、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8、进行判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正)》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正)》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第一百四十一条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一)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二)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三)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四)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果洛法律问答顾问

需要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会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明确争议焦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人民法院对受理的案件,分别情形,予以处理:(一)当事人没有争议,符合督促程序规定条件的,可以转入督促程序;(二)开庭前可以调解的,采取调解方式及时解决纠纷;(三)根据案件情况,确定适用简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四)需要开庭审理的,通过要求当事人交换证据等方式,明确争议焦点。

律赞网lawun.net,致力打造一个律师咨询、在线学习的法律法规知识平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