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最新修正【全文】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最新修正【全文】
(2007年11月5日劳动以及社会保障部令第28号公布 依据依据2014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以及国人力资源以及社会保障部令第23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修改〈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的抉择》第一次修正 依据2015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以及国人力资源以及社会保障部令第24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修改部份规章的抉择》第二次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就业服务以及就业管理,培养以及完美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就业以及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提供服务,依据就业增进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劳动者求职与就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行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以及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的职业中介机构从事就业服务流动,合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用人单位,是指在中华人民共以及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和招用与之树立劳动瓜葛的劳动者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集团。
第三条 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展开本行政区域内的就业服务以及就业管理工作。
第二章 求职与就业
第四条 劳动者依法享有同等就业的权力。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轻视。
第五条 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享有与城镇劳动者同等的就业权力,不患上对于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设置轻视性限制。
第六条 劳动者依法享有自主择业的权力。劳动者年满16周岁,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欲望的,可凭本人身份证件,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中介机构介绍或者直接联络用人单位等渠道求职。
第七条 劳动者求职时,应该照实向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者职业中介机构、用人单位提供个人基本情况和与应聘岗位直接相干的知识技巧、工作阅历、就业现状等情况,并出示相干证明。
第八条 劳动者应该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以及创业能力。
国家激励劳动者在就业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或者职业培训,激励城镇初高中毕业生在就业前参加劳动豫备制培训。
国家激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该会同有关部门,简化程序,提高效力,为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提供便利以及相应服务。
第三章 招用人员
第九条 用人单位依法享有自主用人的权力。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该向劳动者提供同等的就业机会以及公平的就业前提。
第十条 用人单位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自主招用人员:
(一)拜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者职业中介机构;
(二)参加职业招聘洽谈会;
(三)拜托报纸、播送、电视、互联网站等群众传布媒介发布招聘信息;
(四)应用本企业场所、企业网站等自有途径发布招聘信息;
(五)其他合法途径。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拜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者职业中介机构招用人员,或者者参加招聘洽谈会时,应该提供招用人员简章,并出示营业执照(副本)或者者有关部门批准其设立的文件、经办人的身份证件以及受用人单位拜托的证明。
招用人员简章应该包含用人单位基本情况、招用人数、工作内容、招录前提、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内容,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应该依法照实告诉劳动者有关工作内容、工作前提、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出产状态、劳动报酬和劳动者请求了解的其他情况。
用人单位应该依据劳动者的请求,及时向其反馈是不是录用的情况。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应该对于劳动者的个人资料予以保密。公然劳动者的个人资料信息以及使用劳动者的技术、智力成果,须经劳动者本人书面赞成。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患上有以下行动:
(一)提供虚假招聘信息,发布虚假招聘广告;
(二)扣押被录用人员的居民身份证以及其他证件;
(三)以担保或者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四)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患上招用的其别人员;
(五)招用无合法身份证件的人员;
(六)以招用人员为名攫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进行其他背法流动。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不患上以诋毁其他用人单位信用、商业贿赂等不正当手腕招聘人员。
第十六条 用人单位在招用人员时,除了国家规定的不合适主妇从事的工种或者者岗位外,不患上以性别为由谢绝录用主妇或者者提高对于主妇的录用标准。
用人单位录用女职工,不患上在劳动合同中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该依法对于少数民族劳动者给予适量照应。
第十八条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患上轻视残疾人。
第十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患上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谢绝录用。然而,经医学鉴定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治愈前或者者排除了传染嫌疑前,不患上从事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制止从事的易使传染病分散的工作。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了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制止乙肝病原携带者从事的工作外,不患上强即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
第二十条 用人单位发布的招用人员简章或者招聘广告,不患上包括轻视性内容。
第二十一条 用人单位招用从事触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殊工种的劳动者,应该依法招用持相应工种职业资历证书的人员;招用未持相应工种职业资历证书人员的,须组织其在上岗前参加专门培训,使其获得职业资历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招用台港澳人员后,应该按有关规定到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并为其办理《台港澳人员就业证》。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招用外国人,应该在外国人入境前,按有关规定到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为其申请就业许可,经批准并取得《中华人民共以及国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后方可招用。
用人单位招用外国人的岗位必需是有特殊技巧请求、国内暂无适量人选的岗位,并且不背反国家有关规定。
第四章 公共就业服务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兼顾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依据政府制订的发展规划,树立健全笼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依据政府肯定的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制订就业服务规划,推进落实就业扶持政策,组织施行就业服务项目,为劳动者以及用人单位提供就业服务,展开人力资源市场调查分析,并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拜托经办增进就业的相干事务。
第二十五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该免费为劳动者提供下列服务:
(一)就业政策法规咨询;
(二)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点价位信息以及职业培训信息发布;
(三)职业指点以及职业介绍;
(四)对于就业难题人员施行就业赞助;
(五)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事务;
(六)其他公共就业服务。
第二十六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该踊跃拓展服务功能,依据用人单位需求提供下列服务:
(一)招聘请人指点服务;
(二)代理招聘服务;
(三)跨地区人员招聘服务;
(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专业性服务;
(五)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服务;
(六)为知足用人单位需求开发的其他就业服务项目。
第二十七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该加强职业指点工作,配备专(兼)职职业指点工作人员,向劳动者以及用人单位提供职业指点服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该为职业指点工作提供相应的设施以及前提,推进职业指点工作的展开,加强对于职业指点工作的宣扬。
第二十八条 职业指点工作包含下列内容:
(一)向劳动者以及用人单位提供国家有关劳动保障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人力资源市场状态咨询;
(二)匡助劳动者了解聘业状态,掌握求职法子,肯定择业方向,增强择业能力;
(三)向劳动者提出培训建议,为其提供职业培训相干信息;
(四)展开对于劳动者个人职业素质以及特色的测试,并对于其职业能力进行评价;
(五)对于主妇、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及退呈现役的军人等就业群体提供专门的职业指点服务;
(六)对于大中专学校、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学生的职业指点工作提供咨询以及服务;
(七)对于筹备从事个体劳动或者开办私营企业的劳动者提供创业咨询服务;
(八)为用人单位提供选择招聘法子、肯定用人前提以及标准等方面的招聘请人指点;
(九)为职业培训机构确立培训方向以及专业设置等提供咨询参考。
第二十九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指点下,组织施行劳动力资源调查以及就业、失业状态统计工作。
第三十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该针对于特定就业群体的不同需求,制订并组织施行专项规划。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该依据服务对于象的特色,在必定时代内为不同类型的劳动者、就业难题对于象或者用人单位集中组织流动,展开专项服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拜托,可以组织展开增进就业的专项工作。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树立综合性服务场所,集中为劳动者以及用人单位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并承当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支配的其他工作。
街道、乡镇、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树立基层服务窗口,展开以就业赞助为重点的公共就业服务,施行劳动力资源调查统计,并承当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支配的其他就业服务工作。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使用全国统一标识。
第三十二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该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以及效力。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完美服务功能,统一服务流程,依照国家制订的服务规范以及标准,为劳动者以及用人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该加强工作人员的政策、业务以及服务技巧培训,组织职业指点人员、职业信息分析人员、劳动保障协理员等专业人员参加相应职业资历培训。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该公然服务轨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以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该依照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计划、标准以及规范,树立完美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及相干设施。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该逐渐履行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在城市内实现就业服务、失业保险、就业培训信息同享以及公共就业服务全程信息化管理,并逐渐实现与劳开工资信息、社会保险信息的互联互通以及信息同享。
第三十四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该树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完美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点价位信息、职业培训信息、人力资源市场分析信息的发布轨制,为劳动者求职择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和培训机构展开培训提供支撑。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该依照信息化建设统一请求,逐渐实现全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联网。其中,城市应该依照劳动保障数据中心建设的请求,实现网络以及数据资源的集中以及同享;省、自治区应该树立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省级监测中心,对于辖区内人力资源市场信息进行监测;劳动保障部设立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全国监测中心,对于全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进行监测以及分析。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该对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加强管理,按期对于其完成各项任务情况进行绩效考查。
第三十七条 公共就业服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以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该依据财政预算编制的规定,依法编制公共就业服务年度预算,报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后执行。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可以依照就业专项资金管理相干规定,依法申请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扶持经费。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接受社会各界提供的捐赠以及资助,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管理以及使用。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用人单位提供的服务,应该规范管理,严格节制服务收费。确需收费的,具体项目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相干部门规定。
第三十八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不患上从事经营性流动。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行的招聘会,不患上向劳动者收取费用。
第三十九条 各级残疾人联合会所属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组成部份,负责为残疾劳动者提供相干就业服务,并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拜托,承当残疾劳动者的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工作。
第五章 就业赞助
第四十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该制订专门的就业赞助规划,对于就业赞助对于象施行优先扶持以及重点匡助。
本规定所称就业赞助对于象包含就业难题人员以及零就业家庭。就业难题对于象是指因身体状态、技巧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缘由难以实现就业,和连续失业必定时间仍未能实现就业的人员。零就业家庭是指法定劳动春秋内的家庭人员均处于失业状态的城市居民家庭。
对于赞助对于象的认定办法,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就业赞助对于象规模制订。
第四十一条 就业难题人员以及零就业家庭可以向所在地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请就业赞助。经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确认属实的,纳入就业赞助规模。
第四十二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该树立就业难题人员帮扶轨制,通过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提供就业岗位信息、组织技巧培训等有针对于性的就业服务以及公益性岗位赞助,对于就业难题人员施行优先扶持以及重点匡助。
在公益性岗位上安放的就业难题人员,依照国家规定给予岗位补贴。
第四十三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该树立零就业家庭即时岗位赞助轨制,通过拓宽公益性岗位规模,开发各类就业岗位等措施,及时向零就业家庭中的失业人员提供适量的就业岗位,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第四十四条 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该对于辖区内就业赞助对于象进行登记,树立专门台账,履行就业赞助对于象动态管理以及赞助责任轨制,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赞助。
第六章 职业中介服务
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该加强对于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激励其提高服务质量,施展其在增进就业中的作用。
本规定所称职业中介机构,是指由法人、其他组织以及公民个人举行,为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以及劳动者求职提供中介服务和其他相干服务的经营性组织。
政府部门不患上举行或者者与别人联合举行经营性的职业中介机构。
第四十六条 从事职业中介流动,应该遵循合法、诚实信誉、公平、公然的原则。
制止任何组织或者者个人应用职业中介流动损害劳动者以及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第四十七条 职业中介履行行政许可轨制。设立职业中介机构或者其他机构展开职业中介流动,须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并取得职业中介许可证。
未经依法许可以及登记的机构,不患上从事职业中介流动。
职业中介许可证由劳动以及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并免费发放。
第四十八条 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应该具备以下前提:
(一)有明确的机构章程以及管理轨制;
(二)有展开业务必备的固定场所、办公设施以及必定数额的开办资金;
(三)有必定数量具备相应职业资历的专职工作人员;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前提。
第四十九条 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应该向当地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提交以下文件:
(一)设立申请书;
(二)机构章程以及管理轨制草案;
(三)场所使用权证明;
(四)工商营业执照(副本);
(五)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
(六)具备相应职业资历的专职工作人员的相干证明;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第五十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接到设立职业中介机构的申请后,应该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审理终了。对于相符前提的,应该予以批准;不予批准的,应该说明理由。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于经批准设立的职业中介机构履行年度审验。
职业中介机构的具体设立前提、审批以及年度审验程序,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统一规定。
第五十一条 职业中介机构变更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等或者者终止的,应该依照设立许可程序办理变更或者者注销登记手续。
设立分支机构的,应该在征患上原审批机关的书面赞成后,由拟设立分支机构所在地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
第五十二条 职业中介机构可以从事以下业务:
(一)为劳动者介绍用人单位;
(二)为用人单位以及居民家庭举荐劳动者;
(三)展开职业指点、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
(四)搜集以及发布职业供求信息;
(五)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事互联网职业信息服务;
(六)组织职业招聘洽谈会;
(七)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准的其他服务项目。
第五十三条 职业中介机构应该在服务场所昭示营业执照、职业中介许可证、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监督机关名称以及监督电话等,并接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五十四条 职业中介机构应该树立服务台账,记录服务对于象、服务进程、服务结果以及收费情况等,并接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五十五条 职业中介机构提供职业中介服务不胜利的,应该退还向劳动者收取的中介服务费。
第五十六条 职业中介机构租用场地举行大范围职业招聘洽谈会,应该制订相应的组织施行办法以及安全扞卫工作方案,并向批准其设立的机关讲演。
职业中介机构应该对于入场招聘请人单位的主体资历真实性以及招用人员简章真实性进行核实。
第五十七条 职业中介机构为特定对于象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的,可以依照规定给予补贴。可以给予补贴的公益性就业服务的规模、对于象、服务效果以及补贴办法,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
第五十八条 制止职业中介机构有以下行动:
(一)提供虚假就业信息;
(二)发布的就业信息中包括轻视性内容;
(三)捏造、涂改、转让职业中介许可证;
(四)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中介服务;
(五)介绍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就业;
(六)为无合法身份证件的劳动者提供职业中介服务;
(七)介绍劳动者从事法律、法规制止从事的职业;
(八)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以及其他证件,或者者向劳动者收取押金;
(九)以暴力、胁迫、欺诈等方式进行职业中介流动;
(十)超越核准的业务规模经营;
(十一)其他背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动。
第五十九条 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该依法对于经审批设立的职业中介机构展开职业中介流动进行监督指点,按期组织对于其服务信誉以及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该指点职业中介机构展开工作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于在诚佩服务、优质服务以及公益性服务等方面表现凸起的职业中介机构以及个人,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给予表彰以及奖励。
第六十条 设立外商投资职业中介机构和职业中介机构从事境外就业中介服务的,依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 就业与失业管理
第六十一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该树立健全就业登记轨制以及失业登记轨制,完美就业管理以及失业管理。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负责就业登记与失业登记工作,树立专门台帐,及时、准确地记录劳动者就业与失业变动情况,并做好相应统计工作。
就业登记以及失业登记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模内履行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证(下列简称登记证),向劳动者免费发放,并注明可享受的相应扶持政策。
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的具体程序以及登记证的样式,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第六十二条 劳动者被用人单位招用的,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办理就业登记。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以及与劳动者终止或者者消除劳动瓜葛,应该到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备案,为劳动者办理就业登记手续。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后,应该于录用之日起30日内办理登记手续;用人单位与职工终止或者者消除劳动瓜葛后,应该于15日内办理登记手续。
劳动者从事个体经营或者灵便就业的,由本人在街道、乡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就业登记。
就业登记的内容主要包含劳动者个人信息、就业类型、就业时间、就业单位和订立、终止或者者消除劳动合同情况等。就业登记的具体内容以及所需材料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该对于用人单位办理就业登记及相干手续设立专门服务窗口,简化程序,利便用人单位办理。
第六十三条 在法定劳动春秋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请求,处于无业状况的城镇常住人员,可以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其中,没有就业阅历的城镇户籍人员,在户籍所在地登记;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以及其他非本地户籍人员在常住地不乱就业满6个月的,失业后可以在常住地登记。
第六十四条 劳动者进行失业登记时,须持本人身份证件以及证明原身份的有关证明;有单位就业阅历的,还须持与原单位终止、消除劳动瓜葛或者者解职的证明。
登记失业人员凭登记证享受公共就业服务以及就业扶持政策;其中相符前提的,按规定申领失业保险金。
登记失业人员应该按期向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讲演就业失业状态,踊跃求职,参加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支配的就业培训。
第六十五条 失业登记的规模包含以下失业人员:
(一)年满16周岁,从各类学校毕业、肄业的;
(二)从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各类用人单位失业的;
(三)个体工商户业主或者私营企业业主停业、破产休止经营的;
(四)承包土地被征用,相符当地规定前提的;
(五)军人退呈现役且未纳入国家统一安放的;
(六)刑满释放、假释、监外执行或者消除劳动教养的;
(七)各地肯定的其他失业人员。
第六十六条 登记失业人员呈现以下情景之一的,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注销其失业登记:
(一)被用人单位录用的;
(二)从事个体经营或者兴办企业,并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
(三)已经从事有不乱收入的劳动,并且月收入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四)已经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五)完整丧失劳动能力的;
(六)入学、服兵役、移居境外的;
(七)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者被劳动教养的;
(八)终止就业请求或者谢绝接受公共就业服务的;
(九)连续6个月未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联络的;
(十)已经进行就业登记的其别人员或者各地规定的其他情景。
第八章 罚则
第六十七条 用人单位背反本规定第十四条第(二)、(三)项规定的,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的规定予以处分;用人单位背反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的,依照国家制止使用童工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分。用人单位背反第十四条第(一)、(五)、(六)项规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矫正,并可处以一千元下列的罚款;对于当事人造成侵害的,应该承当赔偿责任。
第六十八条 用人单位背反本规定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在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制止乙肝病原携带者从事的工作岗位之外招用人员时,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矫正,并可处以一千元下列的罚款;对于当事人造成侵害的,应该承当赔偿责任。
第六十九条 背反本规定第三十八条规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从事经营性职业中介流动向劳动者收取费用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矫正,将背法收取的费用退还劳动者,并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罚。
第七十条 背反本规定第四十七条规定,未经许可以及登记,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流动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者其他主管部门依照就业增进法第六十四条规定予以处分。
第七十一条 职业中介机构背反本规定第五十三条规定,未昭示职业中介许可证、监督电话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矫正,并可处以一千元下列的罚款;未昭示收费标准的,提请价格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处分;未昭示营业执照的,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处分。
第七十二条 职业中介机构背反本规定第五十四条规定,未树立服务台账,或者虽树立服务台账但未记录服务对于象、服务进程、服务结果以及收费情况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矫正,并可处以一千元下列的罚款。
第七十三条 职业中介机构背反本规定第五十五条规定,在职业中介服务不胜利后未向劳动者退还所收取的中介服务费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矫正,并可处以一千元下列的罚款。
第七十四条 职业中介机构背反本规定第五十八条第(一)、(三)、(四)、(八)项规定的,依照就业增进法第六十五条、第六十六条规定予以处分。背反本规定第五十八条第(五)项规定的,依照国家制止使用童工的规定予以处分。背反本规定第五十八条其他各项规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矫正,没有背法所患上的,可处以一万元下列的罚款;有背法所患上的,可处以不超过背法所患上三倍的罚款,但最高不患上超过三万元;情节严重的,提请工商部门依法撤消营业执照;对于当事人造成侵害的,应该承当赔偿责任。
第七十五条 用人单位背反本规定第六十二条规定,未及时为劳动者办理就业登记手续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矫正,并可处以一千元下列的罚款。
第九章 附则
第七十六条 本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劳动部1994年10月27日颁布的《职业指点办法》、劳动以及社会保障部2000年12月8日颁布的《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同时废除。
律赞网lawun.net,致力打造一个律师咨询、在线学习的法律法规知识平台
-
吉林省企业工资支付办法
吉林省人民政府令第268号《吉林省企业工资支付办法》已经2018年12月7日省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2月1日起施行。省长 景俊海2018年12月17日吉林省企业工资支付办法第一
327 人看过
-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5]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近一个时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时因双方劳动关系难以确定,致使劳动者合法权益难
595 人看过
-
山西就业促进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就业工作坚持劳动者自主就
619 人看过
-
山东省就业促进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就业,推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就业以及与
230 人看过
-
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全文
目前我国没有名为《劳动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我国对劳动者的保护以劳动法为基准。下文为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一些建议,亦可作为参考。一、就业年龄我国最低就业年龄为16周岁。严禁使用童工,对
558 人看过
-
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解释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1年3月2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6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1年4月30日起施行。二○○一年四月十六日为正确审理
157 人看过
-
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解释四
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就
558 人看过
-
北京市工资支付条例
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北京市水域游船安全管理规定〉等五十九项规章部分条款的决定》的规定本规定作如下修改:1、将第三十五条第一款中的“用人单位应当全额支付劳动者应得工资,同时
568 人看过
-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第一条为维护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规范本公司的工资支付行为,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工资是指本公司依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第三条工资支付主要包括:
413 人看过
-
上海市工资支付条例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二OO三年一月十七日 向 各有关委、办、局,各控股(集团)公司、企业(集团)公司,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印发了的《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 ,其目的是为维护劳动者
1041 人看过